□“雙十一”既要拼體力,還要拼腦力以防上當。 /新華社
  拖把疊加起來相當於23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,樂高積木可搭建出一個迪拜塔,奶粉可供全國新生兒食用一個月……如此規模的商家備貨,宣告了又一個“雙十一”的來臨。這個人為打造的“消費時點”,正刺激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物欲望。
  與此同時,700多億元銷售額、1.5億包裹、日均處理7000萬件快遞,在史上最大網購潮來襲之際,一些共同的疑問是:“雙十一”會否再次遭遇“冰火兩重天”,缺貨、超賣、慢遞、錯發等問題會否再次困擾消費者,“雙十一”離真正的“中國消費者日”仍有多遠?
  促銷花樣:
  O2O模式是主打新玩法
  “對不起!我們平時一直沒有給您最給力的優惠,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雙十一的瘋狂”“2億元紅包直接抵現!還不快搶”“雙十一狂歡曝光,全場2-5折,提前加購物車哦”……
  臨近“雙十一”,王先生的手機中塞滿商家促銷的短信,上下班和上網時,也會不斷遭遇此類廣告。“這就是強行植入啊!”王先生笑稱,去年他並沒加入購物大潮,但今年“架不住”這樣的強勢宣傳和好奇心,已經在購物車裡放了好幾樣商品。
  自2009年開始,“雙十一”從孤零零的“光棍節”逐漸演變成熱鬧鬧的網購狂歡節,商家備戰一年比一年充分,據阿裡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張勇透露,“雙十一”當天的節目單就像“春晚”一樣,“是以半小時為計來排的,重要時段是以分鐘來排的”。
 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或許還有些陌生的O2O模式,是電商在今年“雙十一”主打的新玩法。天貓此前宣佈,將在購物狂歡節整合覆蓋全國1000多市縣的3萬家線下門店,為消費者打造線上線下共同狂歡。值得註意的是,除了品牌商之外,商場也加入這場盛宴中,銀泰商業集團旗下的35個實體店及北京、天津的多家大悅城都參與其中。
  在北京朝陽大悅城的一家品牌鞋店,正在試用O2O購物的呂小姐說,每次電商大促前,自己都不得不去實體店先試好衣服、偷偷抄下貨號再去網上購買,“像做賊一樣,尤其是營業員貼身服務的鞋店,有時只能靠短時記憶把後面五六位背下來,然後去網上‘尋找真身’”。“現在很多商品上有二維碼,只要掃一掃就能直接放入購物車,還能有代金券,方便多了。”
  除了O2O模式外,移動互聯網也成為商家們爭相開闢的“新戰場”。如今年某電商推出的“紅包裂變”活動,旨在將朋友之間的交流引入購物過程,借助好友關係來刺激電商平臺的運營。
  吐槽盤點:
  虛假價格 “超賣”賣光
  一邊是商家摩拳擦掌花樣百出,另一邊卻並非所有消費者都欣然買賬。經歷了4年的喧囂,消費者愈發理性,也更為註重消費體驗,這從網上流傳甚廣的一些“吐槽”中可見一斑:“數學老師問,199的一半是多少?學生回答:199.5。老師怒道,誰教的你們?學生答,淘寶商城雙11活動就是這樣算的。”
  虛假價格、“超賣”賣光、快遞不快等問題成為消費者“吐槽”集中點。據業內人士介紹,所謂明降暗漲,一般有兩種方式:一是在“雙十一”來臨之前先調高價格,再宣稱“大打折扣”,而實際價格相差不多;二是偷梁換柱、以次充好,將庫存產品甚至已經淘汰下市產品拿出來銷售。
  2012年的購物狂歡節後,“超賣”一詞被廣大消費者所熟悉,即消費者下單支付貨款後,商家卻以“系統出錯造成超賣”等理由取消訂單、拒不發貨。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,這一問題背後,不乏商家利用雙十一來提升排名的現象,可以通過引入商家信用評價體系來規避此類問題。
  此外,因為電商銷售量激增而導致的快遞變慢遞問題更是引發強烈“吐槽”。據中國快遞協會秘書長兼常務副會長李惠德介紹,今年“雙十一”除了淘寶、天貓外,京東商城、噹噹、亞馬遜等均宣稱將舉行大型優惠活動。預計在消化網商促銷的11月11日至16日期間,快遞日均處理量將達5300萬件,日最高處理量可能突破7000萬件,“這對快遞業是很大的挑戰”。
  “歷年‘雙十一’過程中的系統宕機、堵塞,以及電商和快遞公司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作等問題,一方面反映了需求的管涌,另一方面也要求電商企業提高自身的數據能力和服務水平。”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說。
  ■數據
  “雙十一”銷售額達772億
  據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統計,有92%的網購用戶表示會在2013年的“雙十一”網購,人數達2.4億人,預計在天貓、淘寶、京東、蘇寧、易迅、唯品會等電商網站將產生772億元人民幣的消費,2013年全年網絡購物市場總體規模預計將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。
  ■觀點
  打造費者日仍需時日
  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:“雙十一”已成為引領社會消費潮流的主流化市場現象、商業事件。目前政府應就此制定整體戰略,推出切實有效、促進其發展的政策措施;同時,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限額等產業瓶頸,市場化與非市場化之間的機制衝突,傳統零售業與互聯網電商的利益衝突,都是目前難以忽視的發展障礙,“要打造真正的中國消費者日仍需時日。 ”
  [“雙十一”消費時點·評論]
  “雙十一”如何真正成為中國消費者日?
  □據新華社南京11月8日電
  11月11日光棍節?你out了,現在這叫“中國消費者日”!
  315沒人購物,“雙十一”玩命秒殺。只用了4年時間,“雙十一”成功讓大家忘記了別的購物檔期,成為中國版的黑色星期五。也只用了4年時間,沒有任何背景的草根“雙十一”變得日益“高大上”:從淘寶一家獨樂,變成電商大戰,又進化成新消費模式與傳統消費模式的大戰;秒殺手段從猛點鼠標變成了猛刷客戶端;參與者也從年輕人泛化到了全民狂歡……預熱期提前再提前,購物車積累著不可抑制的消費衝動,期待11月11日零點到來時的釋放。
  今年的“雙十一”有一個令人傷感的開頭。快遞員之死,從一個黑色的側面折射出“雙十一”消費盛宴的饕餮嘴臉。面對瀕臨崩潰的快遞大軍,馬雲也不得不在“雙十一”到來之前就放出風聲,“我們要控制,要不物流就癱瘓了。今年快遞包裹量要超越美國。 ”他在毫不掩飾地暗示消費者,別指望物美價廉還神速。
  拼體力的顯然不止是快遞員。隨著“PK”戰的不斷升級,網上網下的商家也難言輕鬆,而原本一直站在幕後偷笑的消費者,隨著加深體驗,也日益發現自己只不過是想象中的漁翁,無論是蓬頭垢面零點秒殺,還是請假稱病只為搶購,甚至網店也開始出現了先提價後打折的偽讓利。消費者為“雙十一”付出的精力、體力,以及被騙上當的鬱悶感,大大超過了那點商家的讓利。
  如果拼體力成為“雙十一”的共同感受,那麼節日就難稱節日,而成為劫日。
  “雙十一”如何才能真正成為中國消費者日?寄望賣家放下屠刀、立地成佛,放棄逐利衝動,自覺投入到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偉大事業中去?願望美好,卻不現實。歸根結底,一個網購打折日之所以演變得瘋狂又令人如此疲憊,還在於流通環節太多導致消費成本居高不下,讓欲求不滿的中國消費者面對偶爾的超高性價比難以淡定。通過改革稀釋這種疲憊感,也許可行。
  (原標題:今年“雙十一”網購人數預計2.4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b60rbay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